Erik
最近有一位好友找我幫他治裝改造,再花了兩萬之後他志得意滿滿面春風的問我「Erik,我這樣是不是就追得到她了。」老實說我實在不想騙他,所以,幫他解釋了一下。
「那個女孩已經26了,出社會不算日子太短,交過三個男友,事業剛起頭不怎麼有錢,把大多的時間用在她的業務工作上,你覺得…她會想要什麼?」我很誠懇的看著他等他回答。
他想了很久「不知道……錢嗎?」
我看得出來他實在不想說這個答案。「也許…」我慢條斯理的回答他。
「那我改造有意義嗎?」經過了一整天,他的眼睛都要淚汪汪了,聲音有了點沙啞。
「對她,也許沒有。但對你,絕對有。」我堅定的看著他。
「我很怕,怕這樣作根本是徒勞。」他沮喪的撇過頭。
「讓我跟你解釋一下吧。」
到底愛情觸發的因素是什麼?
我們可以在很多文章和書裡讀到,但是,為什麼你面對的那個人不一樣?也或者你一直抓不到原因,為什麼我們想的愛不一定同於對方。我簡單以下幫大家解釋一下。
一般來說,構成愛情的條件有很多種,我簡單幫大家歸納出三個階層幾種類型來讓大家容易了解一下。
外在條件—>情緒條件—>一輩子想要的條件
(一般來說,我是說一般來說常理來說,會是以上這樣,隨著年紀和經驗越來越趨後面。)
外在條件有:美貌、身材…等等。
情緒條件:感覺、情感(心動感覺、熱戀感覺) …等等。
一輩子想要的條件:財富、地位、權力、智慧、情感(信任感、安全感、默契) …等等。
「兄弟,你也老大不小了,你覺得你到這把年紀還再把自己弄成『飛輪海』或是『星光幫』嗎?」我問他。
「不可以嗎?」
「如果是對24歲以下的小女孩也許很容易奏效,但26以上的人,其實你根本可以提供後面的條件。」
「財富?金錢?……那我還需要學把妹技巧嗎?」
「你可能誤會了,因為把妹技巧通常都著墨在前兩個階段,後面則是不可能靠『幻術』的,就算可以,也遲早被拆穿,拆穿那天恐怕你也會深受其害。」
「難道沒辦法有純粹的愛情嗎?」他急切的問。
「純不純粹在出發點與心態,跟條件沒有太大關係,就算對方是因為窮到必須看對方財富也不代表她就是玩玩呀。」我看著他的沮喪。「我只是說,這些條件都是構成愛情可能的原因或因素」我緊接著說。
「所以,愛情不能純粹……?」
「我已經解釋啦,你單純的想像不能代表愛情的純粹,我說的是愛情的肇生原因。這些都是很有可能產生『愛情關係』的。」
「例如…」
「外在條件案例最多,演藝圈的標準都是,一直到羅密歐與茱麗葉都算是,這是普世最喜歡營造出來的標準。情緒條件則是發生在開始社交之後,特別是18-26的人身上,只要把對方的感覺處理好,很容易讓對方很有感覺,所以,懂得跟人相處交際的人通常異性緣都不差,感情生活更不容易空缺。再來就是一輩子想要的條件,如果你能提供這個給對方,我想很多人都會有想跟你結婚的衝動。當然,很多人愛情長跑跑不到墳墓裡的原因也往往是因為如此,程咬金往往就是提供這種條件的人。」
「所以…我該怎麼做?」他沮喪的問。
「你是問對誰?對你自己還是對那個女孩?也或者對所有女人?」我反過來問他。
「……我以為學學『把妹技巧』會有助於我…」他眼神一直盯著地上,一分鐘後終於吐出句話來。
「兄弟,這叫『純粹』?」
其實我遇過很多案例都是這樣,大家總以為怎樣做就對了,卻完完全全忽略對方了。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適合他特殊的方法,好像一種品牌與行銷策略一樣,你獨有的,但是,卻不表示這絕對是通用的,更不代表所有「消費者」都會買單,你會的,不代表大家都能仿效。也或許很多高手的確通用了差不多的方式(只是命名不同),但這絕對並不代表所有等級職業的人都可以用上。
好像很多吸引大家的故事都發生在夜店(把妹達人就是),但夜店有她獨特的標準和生態,並不是通用於所有女生身上。然後其中很多的橋段和對白也不盡然普世皆準。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角色,而不是一味的學梁朝偉與劉德華,毋忘了你就是你自己…一輩子都是,對方也是愛這個人,而不是像誰的你。
切記你一定要觀照對方和你自己,這是一個屬於你和她的「愛情」,而不是大家說了算的,所以,找到對方的需求比找到好的補習班老師還重要。看看對方的需求,作你最真誠可以做的,每一段「愛情」都會「值回票價」。
「那Erik你擁有什麼條件?」他好奇的問。
「我沒有外型,沒有財富、地位、權力。」
「沒錯,但是你擁有其他條件。」
「呵呵呵,沒錯,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最後導向了你自己,你要作得不是為了任何一個某人,你是為了你自己『帥氣』,然後那些價值就會變成你的『愛情條件』。」
「難怪我越看你越帥Erik…」
「到最後這會變成自欺欺人的一種幻術的...。」(我跟派特老師學的)
版權所有 54愛情俱樂部 http://www.wretch.cc/blog/orgasmclub
歡迎大家轉載給任何需要的朋友,麻煩請保留出處,愛我們請不要傷害我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