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這一篇其實是有點講古的,因為它跟愛情並沒有直接的相關,而是一種間接的關係 - 怎樣才算是朋友?一個大家常常困惑的問題。

    最近五四的老朋友寫信給我討論了一下朋友的定義,因為他在交朋友上不斷遇到問題,他告訴我:

在我的定義裡:
朋友:你什麼話都可以對他說,去哪裡玩都會互相約對方,會主動跟對方說一些心裡的事。
同學:在學校會打招呼、問作業功課,出了學校就是各自的生活,彼此不相往來。

    還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他被女朋友甩了,對方希望彼此不要再聯絡了,可是這個男性朋友始終希望至少能維持朋友關係。

    雖然這個問題對有些人來說有點匪夷所思,但是的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我希望能夠透過今天拋磚引玉的講解「朋友」關係,能幫助大家解開心中一些疑惑,至於從這個點的釋疑到底能延伸到哪要看各位看官的智慧了,我在這裡先分享我的淺見,希望能幫助大家更釐清自己的人際關係。

    先借用孔老夫子的說法《論語‧季氏篇》「益者三友章」云:

   孔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友直」意指與言行誠懇正直敢諫的人為友。

   「友諒」意指與溫恭安信的人為友。

   「友多聞」意指與博學智慧者為友。

   「友便辟」意指不與矯揉造作者為友,與「直」相對。

   「友善柔」意指不與阿諛諂媚者為友,與「諒」相對。

   「友便佞」意指不與巧言令色沒真才實學卻好辯者為友,與「多聞」相對。

    從聖人的智慧提出精彩的經驗談,這個說法是非常可供一般人修身養性主觀出發的,並且清楚點出對一班人來說朋友的「長遠關係」。但是現在社會似乎複雜許多,人與人的關係緊密不可分,卻也充滿更多詭譎多怪的情形,大家似乎並沒有因為資訊的發達和交友平台的輩出而更感到朋友眾多內心溫暖,為什麼呢?我接下來試著用元素來分析現在大家常遇到的交友關係。

一、磁場
二、背景
三、興趣嗜好
四、利益
五、情緒
六、成長背景
七、信任默契(隱私交換)
八、尊重欣賞

    且讓我先說說「認識」吧?!無關乎以上八個元素這是大家最常掛在嘴邊的關係 - 「我認識誰誰誰…」。這種萍水相逢的關係其實我從不認為這樣算得上朋友!很多人會認為「認識就是朋友」常是一種舊有的觀念迷思,甚至可以說這是有點害怕寂寞的說法,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極其曖昧模糊又不穩固的關係。它不包含以上八種關係的深度,只能說是一種人際連結,很多人都會說我認識誰誰誰,但是對於自己有難有需要時卻不一定有把握對方會伸出援手,甚至更有趣的很多人都會遇到身旁有人透過「認識」你的關係而被進而覬覦營謀卻不好拒絕。好比很多人同窗三年卻不一定能大膽說班上同學都是他朋友吧?!三年的時間都不能成為朋友了,「認識」就一定是朋友嗎?而通常這樣「認識」的曖昧關係都是被拿來利用的,我這裡基於「深度不夠」的理由把它先撇除,事實上我交朋友從不用次數和時間來斷定,我都會用以上八種元素去交朋友,這樣交朋友我不敢說就一定能無敵,但是至少能廣結善緣給別人舒服愉快的關係,更重要的...你不會因為自以為朋友很多還感到莫名寂寞...。

                                                 (待續)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可以請您順手幫忙按右邊的推薦一下好嗎?麻煩了^^

 
版權所有五四愛情俱樂部http://www.wretch.cc/blog/orgasmclub
  

歡迎轉載  請您別忘了留下出處和作者即可  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college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