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親友相聚、出外旅行、閤家歡樂、逢年過節、上山下海打發時間、室內戶外聯絡感情必備的……麻將。
記得,我第一次碰麻將的時候,莫約是我幼稚園時期,當時覺得這款積木怎麼可以這麼無聊,沒有LEGO的固定性,也沒有模型的造型與特色,上面一些奇奇怪怪的圖案,看了老半天也看不懂,搞得我幼小的心靈煩躁透頂了!
當我真正開始學麻將的時候,是到了國中,一群好友跟我一起下南部外婆家旅行的時候。
就看著,我朋友從包包裡拿出了一個暗紅色的盒子,打開裡面,一顆一顆綠白兩色相混的塊狀物---麻將!
「這不太好吧,這是賭博耶!」(年紀尚小的我,從小就記得爺爺的警告,不要賭博,除非是過年的時候跟家人小玩除外。)
「這不是賭博歐,這是款“偵探推理解謎遊戲”。」我國中同學,很鎮定的推一推演鏡認真的說。
「?」
「來,派特,我教你。這很簡單的。首先,每個人開始的時候,手上有十五張牌,這些就是解謎的線索。」
「??」
「每個人拿到牌的時候,就必須得先判斷手上的牌型是“密室殺人”、“死前留言”、“不在場宣言”,還是“童謠殺人”……。然後在開始之後,要為自己手上的『案情』解答。」
「???」
「基本上,每個人開始的時候有十五個線索(麻將牌),莊家開始多拿一張線索(麻將牌),有關連的三張線索(麻將牌)成一對,湊出五個三對,就準備發表宣言,當湊滿六個線索,就可以通關解謎(糊牌)。……」
「我怎麼聽起來怪怪的……。」
沒人搭理我的疑問,就直接的把我推上了用餐桌代替的麻將桌,來進行所謂的“偵探推理解謎遊戲”。
到這裡為止,想必大家的經驗應該都差不了太多,總之麻將,就是一種湊對的遊戲,想糊牌的人,就要把手上的湊對機率弄到最大。
不少人,特別是新手,總是用直覺來打牌,把這一切交給『命運』來安排,上家打甚麼吃甚麼,上家打甚麼碰甚麼,也不會湊大牌,更不會知道別人聽甚麼牌而亂放槍。
反觀有些麻將的高手,卻可以透過觀察你的細節,來知道你手上的牌是甚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一般人在排牌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理牌方便,會把牌順順的排成這樣:
如果讓對手察覺了你都是這樣排牌搭子的話,他就掌握了你的“打牌基準線”(慣性)。
輪到你時,摸到了一張九條,你直接的把牌靠放在八條後面,起手隔了幾張牌打出一條。
對手就會猜得到,在這九條與一條之間的牌可能性分別是“三條四條五條”。
也就是說,看穿你的高手,是絕對不會丟這幾張牌喂你的。
那就表示,你只能拼運氣。
拼過,你的。
拼不過,就是別人的。
愛情何嘗也不是這個樣子,首先,你可以不考慮任何技術面的問題,就像是個麻將新手一樣,一上牌桌,有吃就吃,有碰就碰,也不管接下來是不是會走到獨聽單張(機率超小),也不管會不會放槍(讓別人糊牌),死命的就往目標衝,那你再多銀彈也不夠使,再強的心靈也頂不住這樣一直挫敗的摧殘。
談戀愛之前,一定要看懂自己的機會在哪裡,才不會誤人傷己。
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在牌桌上白白放過自摸的機會?
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回答的人通常有幾種狀況:
1. 有。(這種人不錯,坦蕩的面對自己的失誤。)
2. 沒有。(這種人厲害,沒有走過冤枉路。
3. 沒有。(這種人幸福,從來不知道自己錯過了自摸。)
公平起見,來考考大家:
牌局進行到一半的,這副牌聽幾個洞?
五秒內回答出來------------厲害。
要看三十秒------------你要多修煉。
一分鐘以上------------你真的不行。
轉頭求救------------你別上牌桌了吧你!方城之戰是很危險的。
愛情裡,提到自摸這檔事,我相信許多人也都曾經經歷過。(親愛的男讀者,請你放下拿著滑鼠的另外一支手。)
愛情裡,錯過糊牌的機會,我相信也是大有人在。(至少我本身事後知道的就錯過了三次,之後人才變得聰明。)
要知道對方是否對你感興趣,普遍易見的,如:瞳孔反應、身體的向性、語調的變化、反向性的輕視反抗……,這些都是細微的關鍵。
愛情裡,要看得懂對方所釋放出來的機會,好好把握啊,免得真的得回家自摸了。(親愛的男讀者,你現在可以繼續拿著滑鼠的另外一隻手。)
最後,關於剛剛的聽牌的答案:二萬、三萬、五萬、六萬,你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