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rik

    前幾天我和一個學員朋友在開車前往東區吃飯的路上,突然想到他前陣子失戀的事,特別想關心他情傷好了沒。

 

    「還有在想失戀的事嗎?」我小心的問。


    「說不想是騙人的。」說完他低頭眼睛視角不自覺往左下看了一下,這個思索的小動作極為瞬間,卻透漏了其實他還很在意對方。

   

    「那還這麼常想起嗎?」我刻意的追問。


    「那倒好多了,不常想起來了,偶而才會想到。」他把腳離開了油門振身了一下。


    「那就好了。」


      我知道這個結論肯定是無法彌平他的傷痛,但是我還是刻意幫他建立信心。


    ……但是我希望以後不要再被騙了。」他果然是還壓抑不了說出來了。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我是真心的……

 

     老實說我知道說這個說法表示了他的痛苦,但是我仍想給他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徹底的被打倒。

 

    「我認為對方也是真心的。」我慢慢的一字一句堅定的說出來,表示了我對這句話百分之百的肯定。他聽了眼睛忍不住離開前方視線看過來。

 

    「通常情人才會彼此偽裝忍耐,可是分手再真實不過了,所以我認為他比你更真心。」

 

    因為我希望他能藉由此次在最後階段能夠成長,有好的態度和勇氣面對未來的新戀情,所以我刻意打倒了他最後的防線和堅持。

 

    很多人都會認為愛情是很真實的,分手才是虛偽,通常都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事實而已。其實愛情一直都是很夢幻的,所以才很多人想要不斷想抓住它的尾巴,更多人想用承諾和契約綁住這份感覺。但是呢?誰的熱戀期能一直到終老呢?除了電影裡誰真正聽過呢?

 

    一般人面對分手要比面對交往勇氣要的更多,沒有人想當壞人,所以想盡各種辦法能夠消除對方和自己的罪惡感(就算不去面對也是要有不斷躲避的決心毅力),即使冒上撒謊的風險,也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善意」謊言消除彼此的傷痛。

 

    所以我們就可以說對方和我們分手就是「不真心」?就是「隨便」?

 

    我認為那才是最殘酷的答案,因為分手往往才是最真實的,「隨便」的往往是交往和信任,而不是分手(當然隨便的分手不是沒有只是案例比較少)

 

    按我開發的讀心術,參加過的學員都會知道一個道理,就是一般人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言不由衷的,這種情況更常見於分手的時刻。所以很多人找我詢問失戀都會告訴我很多對方曾說過的話,事實上我在聽的時候都在努力的抽絲剝繭,搞清楚對方真實的動機和原因。

 

    不過這個真實的「事實」往往都不是一個失戀者在意的事實,他們在分手的時候像極了一個三歲的娃兒在地上哭鬧,企圖博取母親的關心和懷抱,他們絕對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就是「被甩的人就一定是受害者」。接下來的事實往往不是母親的懷抱或是情人的回頭,而是朋友的躲避而已。

 

    我明白失戀很痛苦,我自己也曾經在這個黑暗地域蹲過兩年,但是走出來的我更希望告訴大家,如果你希望你的內心是陽光充滿勇氣面對未來的,請先學會接受別人的「真實」,而不是躲回自己「虛偽的世界」。

 

    被甩的人不一定好過,但是走過這個傷痛,超越這個傷痛的人肯定好過,這是我知道失戀後唯一的事實。

 

    接下來的篇章我會繼續跟大家討論失戀的處理步驟,希望幫助大家能夠自我療癒外更能幫助身邊的朋友。

 

PS搓爆朋友的內心恐懼可不是一開始就可以採取的步驟,請大家不要冒然使用,不然對你個人的傷害可能很大,這只是可以自己一開始療癒,或者幫朋友在最後階段的步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college54 的頭像
    lovecollege54

    五四愛情學苑

    lovecollege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